返回

大明嫡皇孙,开局救活太子朱标

首页
关灯
护眼
字体:
第45章 广结善缘
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
    永乐三年六月初五,这一天是朱元璋驾崩之后的第二十七天,朱标带着藩王和子侄到祖庙祭拜朱元璋,祭拜之后再去孝陵洒扫一番,整个丧礼就算是结束了。

    从皇宫到孝陵路途很远,又是暑热天气,按照礼节,朱标并不是非去不可,但是他还是坚持要去。

    上山的时候热了一身汗,在山上贪凉吹了风,回到乾清宫中,朱标便觉得头痛、鼻塞,嗓子还痛得厉害。

    朱棣、朱桢、朱椿、朱权都十分紧张,生怕朱标又病倒了。

    朱允熥却一点也不担心,让朱标服了两袋大蒜素,又喝了两海碗开水。

    朱标昏昏沉沉睡到第二天早上,才一觉醒来,虽然只是一场小小风寒,却如同大病初愈。

    醒来的第一句就问你去永寿宫看看,皇爷爷用过早膳没有?

    朱允熥无言以对。

    朱标这才想起父皇早驾崩了,禁不住悲从中来,喟然长叹一声。

    朱允熥正不知如何安慰,这时,朱棣和一众藩王来辞行。

    朱元璋看着弟弟子侄们,很舍不得他们走,说道

    难得回来一次,也不知道几时才能再相见,多留几天又何妨。

    朱棣道开平地处最前线,臣弟在南京待着也不放心,还是早点回去的好。

    朱权也是这么说。

    朱标无可奈何地说道那好吧,我也不强留你们了,你们今天再歇一天,明天再走吧。

    等藩王们都走了,朱允熥问道皇爷爷嫔天了,宫里这么多位太妃,父皇准备怎么安置?″

    自然是安养起来。

    儿臣有个法子,不知当讲不当讲。

    有什么当讲不当讲的,想怎么讲就怎么讲。

    朱允熥道太妃们留在宫里,藩王们远在封国,人之常情,母子两三年都见不上一面,难免思念之苦。父皇不如放太妃们去儿子的封国,这样母子团聚,安享天伦之乐,岂不更好?

    一席话勾起了朱标对马皇后的思念。

    也好,你去跟叔父们说,这次回封国可以将各人的生母带走。

    朱允熥大喜,第一个去找朱权。

    朱权刚刚和生母杨氏话过别,心中十分惆怅,见朱允熥来了也毫无兴致。

    朱允熥一见面就说道权叔,恭喜!

    朱权如堕云雾之中,问道恭喜什么?

    朱允熥笑道俗话说心想事成,权叔现有什么心愿,只要说出来就一准变成真的了。

    朱权哂笑道叔想要天下太平,世无饥馑,能成真吗?

    这个不行,权叔再说一个。

    没有了,就是这一个。

    朱允熥问道真没有吗?

    真没有。

    权叔就不想带着太妃去大宁吗?

    朱标怔住了,能行吗?

    能行。侄儿跟父皇说了,父皇也允准了。

    朱权一把搂住朱允熥的脖子,拍着他的背,说道好样的,叔没看错你!

    朱权的生母杨氏是身份低微的皇美人,他还有一个儿子,安王朱楹。

    杨氏正和朱楩的生母周氏说话,朱权闯了进来,老远就叫道娘!快收拾收拾,跟儿子去大宁!

    刚刚逃过殉葬,现在又能去儿子的封图,杨氏既喜且惊,娘能去大宁?谁说的?

    是,熥哥儿说的,大哥已经答应了。

    杨氏喜得手足无措,连说真好!真好!

    周氏面露艳羡之色,姐姐真是好福气,等姐姐走了,我连个说话的人也没有了。

    等她黯然神伤回到宫里,朱楩正焦急地等着,娘,快收拾东西!明天跟儿子去岷州。

    周氏喜极而泣。

    其他太妃听到消息后,也纷纷去找自己的儿子,问自己能不能跟着去。

    一时间,宫中热闹非凡。

    朱桂和朱橞争着把郭惠妃接走,互不相让,闹到朱椿那儿,朱椿也无计可施,最后说定,郭惠妃在大同和宣府轮流着住。

    郭惠妃悄悄跟朱椿说,是允熥私藏了圣旨,她们才得活。

    朱椿脸都白了,说道这话不能再说了,就到我这里为止。

    朱楧、朱植、朱栴也兴高采烈去接他们的生母。

    宫里到处洋溢着欢声笑语。

    朱允熥看着这一幕,又是高兴,又是伤心。

    高兴的是他们终于可以母子团聚了,伤心的也是他们终于可以母子团聚了。

    次日一大早,朱榑、朱桂、朱橞、朱瑛、朱植、朱栴、朱权、朱楩就一齐到乾清宫中来谢恩。

    朱榑一向蛮不讲理,骄纵不法,而且屡教不改,是朱元璋儿子中的刺头,这一次却对朱标父子十分感激感激。

    他说道臣弟从前太荒唐,从今往后一定痛改前非。

    朱标没料到朱橞居然也有悔过的一天,叮嘱道人非圣贤,谁能无过?你一定要好好照顾自己的生母,更要用心治理封地。

    过了两天,各路藩王都要带着太妃

第45章 广结善缘(1/2),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。

   《 加入书签,方便阅读 》
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